类别: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:2025-09-29 浏览: 次
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U12组佩剑个人赛中,一位来自江苏的小选手吸引了全场目光,年仅11岁的姜鑫瑞以凌厉的进攻和沉稳的防守连克强敌,最终摘得银牌,赛后,这位戴着护面时英气逼人、脱下头盔后稚气未脱的少年坦言:“比赛让我更加自信,而站在剑道上,我只能靠自己。”
佩剑比赛的速度极快,胜负往往在电光火石间决定,站在剑道上,姜鑫瑞眼神专注,身体微微前倾,整个人像一支蓄势待发的箭,裁判一声令下,他迅速出击,步伐灵活多变,进攻果断犀利。
“我很喜欢击剑,尤其是在比赛中获胜的感觉。”姜鑫瑞擦拭着额头的汗水,脸上洋溢着笑容,“每次比赛都让我变得更自信,因为我知道只要努力训练,就能战胜更强的对手。”
半决赛中,姜鑫瑞遭遇了上届季军得主,在首局落后3分的情况下,他及时调整战术,连续利用假动作骗过对手得分,最终以15比12逆转取胜,这场胜利不仅将他送入决赛,更展现了超越年龄的心理素质。
姜鑫瑞与击剑结缘始于三年前,当时8岁的他在商场看到击剑体验课,被那身帅气的白色击剑服深深吸引,起初,父母只是希望这项运动能帮助性格内向的儿子变得开朗一些,没想到姜鑫瑞展现出过人天赋。
“鑫瑞刚开始训练时很害羞,甚至不敢大声喊叫得分。”启蒙教练李建军回忆道,“但击剑改变了他,现在他不仅在赛场上充满自信,在学校也更加开朗活泼。”
姜鑫瑞的母亲告诉记者,击剑让儿子学会了独立解决问题:“以前遇到困难总是先找爸爸妈妈,现在他会先自己思考解决办法,这种变化让我们很欣慰。”
尽管有教练场边指导和父母看台支持,但姜鑫瑞深知一旦走上剑道,一切只能靠自己。
“比赛时,我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和心跳声。”姜鑫瑞描述着比赛时的感受,“所有训练都要在那一刻转化为自己的反应,没有人能帮我做出那个刺击的决定。”
这种孤独感正是击剑运动的特质之一,在剑道上,选手需要独立判断、快速决策并承担后果,姜鑫瑞已经学会享受这种“孤独”:“开始时有点害怕,但现在我很喜欢这种感觉,那是我和自己的对话时间。”
决赛中,尽管最终以两分之差惜败给年长一岁的对手,但姜鑫瑞的表现赢得了全场掌声,他在最后关头连追4分的顽强表现,尤其令人印象深刻。
每天放学后训练两小时,周末加倍,这是姜鑫雷打不动的日程,文化学习同样不能落下,他的成绩在班级一直保持中上水平。
“击剑教会我管理时间。”姜鑫瑞有着超乎年龄的成熟,“想要两者兼顾,就必须高效利用每一分钟,写作业时专心写作业,训练时全力训练。”
江苏省队教练组已经关注到这位潜力新星,省队主教练王海峰评价道:“姜鑫瑞的技术特点鲜明,心理素质出色,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对击剑的理解超出同龄人,如果他继续保持这种发展势头,未来可期。”
对于未来,姜鑫瑞目标明确:“我的梦想是进入国家队,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比赛,我知道这条路很难,但我会一步一步走下去。”
姜鑫瑞的故事是体育育人价值的生动体现,通过击剑运动,他不仅发展了特长,更培养了自信、独立和坚韧的品格。
体育专家指出,击剑这类个人项目能够帮助青少年建立自我依赖意识,学会在压力下独立决策,这些品质将受益终身,远超体育范畴。
随着国家体育教育政策的深入推进,越来越多像姜鑫瑞这样的青少年通过体育运动找到自信、实现全面发展,他们或许未来不一定都成为职业运动员,但体育精神将永远烙印在他们的成长轨迹中。
夜幕降临,姜鑫瑞收拾好装备,与队友们告别,明天,他又将回到那条熟悉的剑道上,继续与自己对话,与梦想交锋,在那片14米长的剑道上,他没有依靠,却拥有整个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