类别:产品展示 发布时间:2025-09-16 浏览: 次
在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新加坡大满贯赛场上,日本新星高桥布鲁娜爆出开赛以来最大冷门,她在女单八强战中,以4-3的比分险胜赛会三号种子、日本同胞美和早田,职业生涯首次闯入大满贯赛四强,赛后,这位21岁小将坦言“不知怎么就赢了”,并将半决赛对阵中国选手陈熠的策略总结为“专注当下”。
周四晚间的狮城室内体育馆座无虚席,两位日本选手的对决成为当日焦点,赛前普遍被看好的美和早田刚刚在上月夺得德国公开赛冠军,世界排名高居第三;而高桥布鲁娜目前排名第15位,此前从未进入过大满贯赛事八强。
比赛进程跌宕起伏,美和早田先声夺人拿下首局,但高桥布鲁娜随后以11-8、11-9连扳两局,第四局比赛中,美和早田重新掌控节奏,以11-5轻松取胜,随后两人各胜一局,将比赛拖入决胜局。
决胜局中,双方比分一直紧咬,从3平、7平一直战至9平,关键时刻,美和早田正手拉球出界,高桥布鲁娜拿到赛点,随着一记反手斜线得分,高桥布鲁娜以11-9锁定胜局,全场观众起立鼓掌。
“说实话,我不知道怎么赢的,”高桥布鲁娜赛后发布会上擦拭着汗水说道,“美和是非常全面的选手,我只是一分一分去打,没有想太多结果,最后几个球有点运气成分吧。”
当被问及制胜关键时,她补充道:“可能是我的心态比较放松,我知道大家都不看好我,所以没有什么可输的,就是尽情展示自己的技术。”
这场比赛的技术统计显示,高桥布鲁娜在主动得分方面并不占优(42-48),但她的非受迫性失误比美和早田少了10个(22-32),这成为比赛的关键差异。
“高桥选手今晚展示了出色的防守反击能力,”前世界冠军、现评论员刘伟在解说中表示,“她没有被美和的节奏带着走,始终坚持自己的战术布置,特别是在相持阶段,她的稳定性令人印象深刻。”
心理专家张琳分析道:“高桥在关键分上的处理显示了她成熟的心态,在如此重大的比赛中,年轻选手往往容易想赢怕输,但她看起来完全沉浸在比赛过程中,这正是高水平运动员的特征。”
这场比赛也是日本乒坛新生代内部竞争的缩影,日本乒协技术总监宫崎义仁此前曾表示:“日本女乒的竞争环境已经与世界顶级水平接轨,内部较量的激烈程度不亚于国际比赛。”
随着比赛进入四强阶段,高桥布鲁娜将在半决赛中迎战中国18岁小将陈熠,后者在另一场四分之一决赛中,以4-2淘汰了赛会二号种子、中国队友王曼昱。
陈熠是近年来中国乒坛涌现的新星,以其凌厉的正手进攻和变化多端的发球著称,虽然年轻,但她已经有过两次大满贯四强经历,世界排名也升至第7位。
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,高桥布鲁娜表现出谨慎的态度:“陈熠是非常强大的对手,我看过她的比赛,她的进攻能力很强,我不会考虑太多结果,就是专注当下,打好每一分。”
当记者问及是否有特殊战术准备时,她笑道:“战术当然有,但不能在这里说,我只能说会坚持自己的风格,同时针对她的特点做一些调整。”
中国队教练马琳在评价这场即将到来的对决时表示:“高桥布鲁娜今晚展现了很强的比赛能力,特别是她的反手稳定性很好,陈熠需要做好困难准备,发挥自己的进攻优势。”
高桥布鲁娜出生于日本山口县,6岁开始乒乓球训练,她的母亲是前日本国家队队员高桥美纪,父亲则是巴西籍乒乓球教练卡洛斯·布鲁娜,这种跨文化背景使她在日本乒坛独树一帜。
2019年,16岁的高桥布鲁娜获得全日本锦标赛女单亚军,开始引起关注,2022年,她在国际乒联巡回赛捷克公开赛中夺得个人首个成人组冠军,世界排名稳步上升。
日本乒协强化本部部长松下浩二评价道:“高桥选手的成长速度超出我们预期,她最大的特点是比赛中的冷静和超龄的成熟度,不同于许多年轻选手的情绪波动,她总是能够保持稳定的心态。”
这种心态或许源于她独特的成长经历,高桥布鲁娜曾透露:“我父亲总是告诉我,乒乓球只是游戏,重要的是享受过程,我母亲则更注重技术和战术细节,从他们两人那里,我学到了平衡竞争与享受的重要性。”
随着高桥布鲁娜、陈熠等年轻选手进入大满贯四强,世界女子乒坛正在经历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,传统上由中国选手主导的格局正受到日本、韩国以及欧洲选手的挑战。
国际乒联主席佩特拉·索林表示:“年轻选手的崛起对乒乓球运动发展非常有利,我们看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新面孔出现在高级别赛事深轮次,这证明了我们这项运动正在全球范围内健康发展。”
对于高桥布鲁娜来说,无论半决赛结果如何,她已经创造了个人最佳战绩,但显然,她并不满足于此:“每场比赛都是新的开始,过去的成绩已经过去了,我现在只考虑如何准备好下一场比赛。”
新加坡大满贯半决赛将于周六举行,高桥布鲁娜与陈熠的比赛被安排在晚场黄金时段,两位小将的对决不仅关乎决赛席位,更可能预示着世界女子乒坛未来格局的演变。
在新闻发布会的最后,高桥布鲁娜再次强调:“我不会考虑冠军或者世界排名,就是专注打好每个球,乒乓球比赛很简单,就是把球打到对方台面上,然后尽量让对手不舒服,想太多反而会束缚自己的手脚。”
这种“专注当下”的哲学,或许正是这位日乒新星能够不断突破自我的关键所在。